中山教育頻道's Archiver

ckinnewwy8954 發表於 2013-2-10 21:51

龜山島遊記

龜山島在臺灣東部海域,宜蘭縣東約12公里的波濤洶湧的西太平洋上,行政上隸屬宜蘭縣頭城鎮。島上有兩個圓峰,東邊的小峰好似龜頭,西邊的大峰好似龜尾,所以人們稱之為“龜山島”。
  
    龜山島為火山島,最高點在中央偏南,海拔401米。由輝石安山岩和集塊岩構成,有硫鐵礦、石膏礦。中央“龜體”部分多系斷崖,崖高40-80米不等,形同龜甲,龜山島西端有一石質沙塵向西北伸出,酷似龜尾。全島局長約9公里,面積約3平方公里。  
  
    從頭城鎮遠望外海的龜山島。猶如“龜頭”在冒煙,“龜尾”在左右擺動,島邊四周的零岩碎石時浮時沉,有如龜爪在遊動。因而,許多人在遊記中將它稱之為“吐煙擺尾的龜山島”。  
  
    為什麼孤懸在海上的龜山島會出現吐煙擺尾的現象?所謂“龜頭”,實際上是一個火山錐,昔日的噴火口,迄今仍有硫磺氣孔時常噴發,形成一股煙霧,直到半空才消散,遠遠望去,頭部好像在冒煙;而尾部是由安山岩和卵石所組成的條帶,成為島上漁港的天然防波堤,延伸約1000多米,高3米。上面的卵石是很不固定的,如海上刮南風,往往就把卵石推向北面,如果刮北風,從北面湧來的巨浪,就把卵石慢慢推向南面,這樣龜尾就很難穩定在一個固定方向上,當地漁民把它稱為會擺動的尾巴,使得龜山島怦然成了一個會吐煙擺尾的活生生的巨龜了。  
  
    龜山島上岩石峭立,土地貧瘠,對農業耕種不利。惟在龜體西端與龜尾的結合部,地勢較為平坦,有祖籍福建漳州人的後裔散居於此。相傳清道光初年,頭圍一帶有十多家人家移居此地,以捕魚為業,以後逐漸增多。據1970年統計,這裏約有100餘戶居民,650人居住,在行政區劃上,龜山島屬頭城鎮的一個裏,稱為龜山裏。在20世紀60年代末期,當地居民曾開設龜山漁港,利用島上的池塘,連結“龜尾”,構成了防波堤。但漁港建成後,受到颱風的破壞,把防波堤沖毀,使航道淤塞,漁船不能入港停泊。自1975年以後,當地居民為了生活下去,迫不得已搬到大漁港。如今龜山島上還留有他們住過的房舍、寺廟和學校校舍等。  
  
    在龜山島西南有一小群岩嶼,離龜島之尾頗近,外形酷似龜卵,被稱為龜卵島。龜卵島四周的海水中,還有一些沒有露出水面的大塊岩石,民間傳說這些都是巨龜所生的蛋。這些沉在海裏的岩石,成為一個個暗礁,因此漁民們駕船經過這一帶,都十分小心謹慎,避免撞到海中的“龜蛋”而出事故。  
  
    每當朝陽初升時,站在頭城鎮海岸遙望龜山島,猶如巨龜朝日而行。“龜山朝日”的美麗景色,被列為“蘭陽八景”之一。

頁: [1]

Powered by Discuz! Archiver 7.0.0  © 2001-2009 Comsenz Inc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