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

長期便秘誘發腸道腫瘤 應儘早治療

隨著生活水準提高,社會競爭激烈,人們的生活方式發生了巨大變化,不健康的飲食與作息習慣,睡眠品質差,壓力過大等都會導致生理活動的異常,其中最為常見的就是排便障礙——便秘。有相關資料表明,在我國部分地區便秘的發生率可達3~17%,但事實上在部分人群中,便秘的發生率要遠遠高這個比例。像老年人、婦女、辦公室族、熬夜族、出差族、節食人群、心理壓力較大人群等。然而,在門診中便秘的就診率卻十分得低,竟然還不足5%。大部分人並不瞭解便秘的原因與危害,當便秘出現時,人們往往忽略及時干預與治療,任其發展。

      便秘被稱為“不死的癌症”

  近年來,便秘已被醫學界公認為“不死的癌症”,這絕不是誇大其詞。尤其對於一些特殊人群來說,便秘的出現使他們身心飽受折磨,甚至威脅生命。如對於患有高血壓、冠心病等心腦血管疾病患者來說,便秘如同一顆定時炸彈,長時間用力排便、反復排便等會隨時引發腦出血、心肌梗死等心腦血管意外;對於肝病患者,糞便不能及時排出體外導致的毒素過多吸收,無疑將加重肝臟的解毒負擔,促使病情惡化如肝性腦病;對於女性來說,便秘令她們飽受面色晦暗、雀斑叢生的困擾;便秘導致的食欲下降、腹脹、腹痛、肛門墜脹不適,會讓人感到對學習與工作心有餘而力不足;便秘嚴重時可引發腸梗阻等急性重大疾病;甚至還有患上心理疾病的可能;長期便秘還會直接增加腸道腫瘤與肛周疾病的發生風險。

  便秘治療不能依靠刺激性瀉藥

  便秘的治療不是依靠藥物的,瀉藥更不是首選的治療用藥。張勇主任尤其強調,“立竿見影”的瀉藥往往是刺激性瀉藥,更應避而遠之。我們提倡便秘的治療應因人而異、中西醫結合、盆底康復(解決肛門直腸周圍肌肉功能異常)為主。治療應基於病人自身機體的恢復能力,去除不利因素(不健康的生活方式、藥物、心理),為自身恢復正常胃腸動力與肛門直腸排便生理創造條件,最終達到無藥物下的正常排便。當然,如果此種治療模式最終不能為病人解決病痛,也應謹慎的選擇手術治療。

  健康飲食習慣有助正常排便

  就具體的治療方法而言,目前臨床針對功能性便秘的治療主要可採取四種治療方式:首先是生活方式的指導,包括飲食結構、習慣,作息規律和排便習慣的健康指導,建議增加蔬菜與水果的攝入,以此增加糞便中纖維素含量,規律的飲食習慣還可促進胃腸的蠕動,加快糞便的傳輸,縮短糞便在體內的停留時間,增加糞便的含水量,加之健康的排便習慣、足夠的睡眠與適量的運動均有助於正常的排便。

  其次,正確地使用瀉藥,建議頑固性便秘的病人根據治療需要,並針對病人個體差異與不同類型,在有必要的前提下在醫生指導下使用緩瀉劑。
返回列表